Appledaily.com 13.8.2010
一方面,伯南克宣佈增持 2年到 10年的中長期美國國債;另一方面,卻傳畢菲特看淡長期國債,憂慮美國財赤最終會帶來通脹,使美國國債價格下跌。星期二伯南克宣佈增持國債,我認為不算是真正的「量化寬鬆 2.0」,只是沒有撤出「量化寬鬆 1.0」而已。
大半年前,當他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很好時,便提到所謂的退市策略,其中一條是通過 MBS(房貸抵押債券)提早償還機制( Prepayments)。 Prepayments對 MBS來說,是很自然的事:當貸款者償還房貸或轉按時,資金便會流到 MBS的投資者,提早償還債券的本金。所謂的退市策略,是當聯儲局拿到 MBS提早償還的本金後,便不再投資,讓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收縮。
現在,伯南克終於肯面對現實,承認美國經濟問題仍然嚴重,暫停退市,把提早償還的本金再次投入和購買新的資產,維持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總量在同一水平,約兩萬億美元。既然總量沒有改變,沒有量化的改變,自然不是新的「量化寬鬆 2.0」。
看誰睇準美債價格
過去一年,我一直認為美國經濟問題嚴重,政府不但沒有退市的本錢,更需加大力度。現在看來,美國政府開始認同以上觀點,暫停退市。問題是聯儲局會不會真的推出「量化寬鬆 2.0」,及在甚麼時候推出呢?
「量化寬鬆 1.0」對實體經濟效果有限,最大受益者是銀行與企業,盈利大增,但由於經濟前景不明朗、勞動力供大於求、消費疲弱,很多企業就算賺大錢,也未必願意大舉投資新項目,而銀行對中小企的信貸仍然保守。大選逼近,民怨日深,但財政政策救市,在政治壓力下不能使用。
在沒有其他辦法下,「量化寬鬆 2.0」可能是最後一招。既然是最後一招,便不能貿然使用,可能會接近大選時才用,而且不能「擠牙膏」式的慢慢來,要以「 Shock and Awe」政策一戰定江山,以收雷霆之效。到時鈔票更多,畢菲特一向擔心美元的長期穩定性,可能這才是他減持美債的主因?
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
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